1月7日,中國石油廣西石化煉化一體化轉型升級項目40萬噸/年聚丙烯裝置西北角用地現場,強夯機、推土機作業的轟鳴聲震耳欲聾,作業人員正仔細測量夯錘基準點標高,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下午2時30分,隨著強夯機完成該夯區第二遍滿夯的最后一擊,中國石油廣西石化煉化一體化轉型升級項目試驗性強夯工程現場施工作業全面完成。
強夯是地基處理的第一步,屬于地基預處理工程。中國石油廣西石化公司通過嚴密的計劃、緊密的協作和周密的施工組織,全力做好試驗性強夯,為項目的后期建設打牢了根基。
把握時機
搶抓旱季施工關鍵期
去年10月底,試驗性強夯項目中標單位確定以后,中國石油廣西石化公司立即與中標的中化巖土公司對接,督促其克服疫情影響,抓緊做好人員派遣和強夯設備調運工作,并明確責任目標、細化施工計劃,全力加快施工組織。
“我們制定了周密的工作計劃,同時推進多項工作,整個試驗性強夯工程準備過程沒有耽誤一天工期。”中國石油廣西石化煉化一體化轉型升級項目試驗性強夯工程現場負責人、工程管理部副主任張永建說。
記者了解到,單臺重量近百噸的強夯機是從內蒙古、廣東和廣西三個不同地方以最快速度、最短時間運輸到施工現場。僅用一周時間,強夯機便在項目工地打響了第一錘。
為加快施工進度,作業人員把晚上的時間也盡量利用起來。記者看到,夜晚的施工現場豎起了高桿燈,拉起了夜間警戒帶,為夜間施工創造了良好條件。此外,施工方、監理方及檢測單位優化作業人員倒班排班計劃,并從外地增調一臺低能級強夯機加入試驗性強夯作業,為快速全面開展各項工作打下牢固基礎。
主動出擊
緊盯項目建設時間表
試驗性強夯作業涉及面積大、影響范圍廣、對接部門多。
作為試驗性強夯工程的牽頭組織部門,中國石油廣西石化公司工程管理部大力踐行“馬上就辦、擔當盡責”的工作作風,主動作為、通力協作,迅速開啟“白加黑”“5+2”工作模式,每天駐守在項目建設一線,協助施工單位解決施工作業面、回填料、行車道路、設計變更等各種問題,堅決做到“案無積卷、事不過夜”,讓施工單位能夠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項目施工中。
國家出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新十條”后,疫情防控工作進入新的階段,但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復雜。為保證工期,中國石油廣西石化公司在困境中破局,要求各參建單位充分發揮現有人員的戰斗力,減少聚集和人員流動,加強個人防護,非必要不離欽,省外人員非必要不返桂;同時,要求各單位轉變工作方式,將對接工作盡可能轉為“線上”模式,通過音頻、視頻會議等方式解決,降低人員見面交叉感染風險。
負責項目征地工作的資深高級主管章洪波的父親常年臥床需要人照顧,在項目第一批約4000畝土地摘牌、即將取證的關鍵時刻,家中保姆感染新冠病毒,他開始居家辦公,并于2022年12月30日順利取得三宗土地的所有權證。工程管理部高級主管郭建永原本計劃休年假,家人生病需要照顧才休息了2天,之后又埋頭到工作中。
打牢根基
嚴把施工質量安全關
中國石油廣西石化煉化一體化轉型升級項目用地平整前多為海岸丘陵,部分地段為天然海溝,后經人工填平,自然地貌改變較大。根據擬建場地地層特性、后期場地回填土厚度和現有裝置區布置等情況,項目現場共布置了15個強夯試驗區。
記者了解到,試驗性強夯施工過程中局部有下臥淤泥層,部分區域下層含水率較高,需要采取置換法施工,部分坑位需要3次以上填料方能達到設計要求的收錘標準。為保證施工質量,中國石油廣西石化質量管理部全程見證每個夯錘的過磅重量,并要求監理單位在每遍夯擊作業開始前確認夯錘提升高度。同時,專職監理人員全程旁站,參與每次夯擊后的測量和數據記錄,特別是10000kN·m以上的試驗性強夯區域,每一個坑位需要夯擊20次以上,技術人員要反復測量、記錄,直到滿足設計要求的收錘標準。
“一厘米也不能有偏差,嚴格按照設計方案施工,這既是對業主負責,也是對施工方義務和責任。”中化巖土現場經理胡廣陽表示,試驗性強夯是基礎性工作,試驗數據對大面積強夯設計有決定性影響,務必實事求是,來不得半點虛假。
由于部分施工區域周邊地下埋有輸油管線及給水管線,為了防止震動對現有管線造成破壞,試驗性強夯施工時距離管線兩側各15米處下挖兩條2米多深的減震溝,并在減震溝周圍設置警戒隔離帶,同時固定的地點進行采樣,監測強夯振動對地埋設施的影響,以及減震溝的減振效果,確保施工作業過程的絕對安全。
“夜間施工的質量和安全同樣不可放松,越是忙碌越要細致謹慎。”中國石油廣西石化公司工程管理部負責人許建樞說,為確保白天和夜間施工同一標準,他們嚴格加大夜間施工監管力度,確保試驗性強夯施工過程質量安全全面受控。
公司電話:13878838108
公司郵箱:1591296@qq.com
公司郵編:530031
公司地址:南寧市江南區三津大道68號25棟13號鋪面
掃一掃查看手機站 | 掃一掃添加好友 |